蔣派二胡傳承人 讓中國民樂走向世界——記燕達長輩蔣靜風的藝術人生
從故事中搜集歷史
在歲月中見證輝煌
余音繞梁終不能絕,二胡弦上藝術人生。作為蔣派二胡傳人,蔣靜風從小隨父親——二胡演奏家、教育家蔣風之先生學習音樂。13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后被保送到中國音樂學院。畢業后,他先后在濟南軍區前衛歌舞團、北京歌舞團(現北京歌舞劇院)工作,擔任過樂隊首席、獨奏演員、樂隊隊長及音樂總監,并多次出訪法國、比利時、瑞士、摩納哥等歐洲國家及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演出,二胡獨奏受到各國藝術家和聽眾的歡迎和好評。本期,我們將為大家分享燕達在住長輩蔣靜風的故事。
蔣靜風
家庭熏陶天賦極佳?不可多得的音樂人才
蔣靜風出生在一個音樂家庭,他的父親是我國知名的二胡演奏家、教育家蔣風之,曾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蔣靜風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一個弟弟,都在父母的熏陶下,走上了學習音樂的道路。兒時,蔣靜風一家住在北京東城區的棉花胡同,胡同西邊就是著名的中央戲劇學院,文藝氣息十足,給蔣靜風學習音樂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小時候我其實很愛玩,但也喜歡拉琴,因為我父親每天上班回來都要拉琴,我就對二胡漸漸產生了興趣?!?歲,正是蔣靜風開始上小學的年紀,也是這個時候,蔣靜風開始正式接觸二胡。當時,蔣風之先生對孩子們的教育非常嚴格,父親一絲不茍、刻苦鉆研音樂的身影對蔣靜風影響深刻。身行一例,勝似千言,蔣風之先生的榜樣作用,引領著孩子們在音樂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寬。蔣靜風兄弟姐妹之間也會經常討論、交流,家庭音樂氛圍十分濃厚。
蔣偉風、蔣巽風、蔣風之、蔣青、蔣靜風齊奏二胡
1959年,天賦好、學習成績十分優異的蔣靜風順利考上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這是一所教育部直屬、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被譽為“中國音樂家搖籃”,代表“中國專業音樂教育最高水平”,培養出了施光南、儲望華、王立平、劉詩昆等一大批璀璨群星。在附中學習期間,蔣靜風師從國內著名的音樂教育家聶靖宇先生,系統的音樂教育和嚴苛的訓練給蔣靜風的二胡演奏藝術和音樂道路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基本功。
20世紀70年代初,蔣靜風從中國音樂學院畢業,因為成績優異、表現突出,被點名要求去濟南軍區歌舞團,“當時總政還專門發了一個紅頭文件下到我們大學,這樣我就當兵了”。在濟南軍區的日子,本就自律的蔣靜風始終以一名軍人的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刻苦練琴,不斷精進、突破自己的技藝。
1979年,蔣靜風作為“蔣派”二胡藝術傳承人,從濟南軍區歌舞團轉業來到北京歌舞團(現北京歌舞劇院),繼續從事他熱愛的音樂事業。工作期間,蔣靜風憑借自己突出的能力和藝術天賦,嶄露頭角,并在團內擔任獨奏演員、二胡首席、民樂隊隊長及音樂總監。在這里,他的演奏技能、作曲技能又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提高。
蔣風之老先生的弟子、我國知名二胡演奏家王國潼先生曾在信中如此評價蔣靜風:蔣靜風先生的演奏風格既承襲了“蔣派”古樸、細膩、幽雅、含蓄之美,又博采眾家之長,在多年刻苦鉆研的基礎上,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溫婉不失大方,柔美和剛勁相得益彰,善于領會作品的內涵,風格把握準確,表現恰到好處,具有深厚的中國古典、民族、民間音樂造詣,系不可多得之寶貴人才。
王國潼先生親筆信
多次隨團出國演出 將中國民樂推向世界
20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剛剛打開,文化成為了中外交流的一扇重要窗口,一方面要“引進來”,另一方面,更要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在北京歌舞團時,蔣靜風曾經多次隨團前往國外演出,為文化外交貢獻自己的力量,諸多經歷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蔣靜風回憶,從1981年開始,他就隨演出團隊去了歐洲多個國家演出,把中國傳統音樂和文化傳播到海外去,持續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北京歌舞團的年輕藝術家們懷揣著自己的精湛技藝,走遍了西歐9國,包括意大利、法國、德國、瑞士、比利時、摩納哥等,整個演出行程長達109天。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第一次開展出國商業演出。為了更好地給世界傳遞中國聲音、塑造中國形象,演出團隊成員優中選優,能夠被選上出國演出,蔣靜風感到無比自豪?!澳菚r候大家伙兒都非常興奮,我們民樂隊去了大概十五人,舞蹈隊去了二三十人,所有隊員都非常年輕,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大家意氣風發,要向海外展現中國文化事業欣欣向榮的新面貌?!?/span>
在這些國家,演出團隊的成員們用二胡、琵琶、揚琴、古箏、阮等之前許多西方人沒有見過的中國傳統樂器,組成了一支強大的民樂隊,演奏出一曲又一曲帶著濃郁東方氣息的傳統音樂,充分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演出活動受到當地人的熱烈歡迎,每場演出都座無虛席,大家爭相傾聽來自東方的雅韻。
除了演奏中國代表性的民樂曲目外,樂隊成員們還提前練習了西方的音樂,用中國傳統樂器演奏當地人熟悉的曲子。“他們十分驚訝,我們能夠用中國樂器演奏他們的曲子,演唱他們熟悉的歌曲。這不僅拉近了我們與國外聽眾的距離,更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音樂的兼容并蓄。”說到這里,蔣靜風很是驕傲。后來,蔣靜風跟隨演出團隊去過多個國家演出,包括日本、韓國等地。在演出和游覽過程中,大家深深感受到來自外國朋友的熱情和溫暖,盡情體驗當地的文化魅力。
文化交流總能讓國家與國家之間增進了解,加深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在海外傳播中華文化的經歷,讓蔣靜風深受鼓舞:“每到一個國家,看著外國人欣賞我們演奏時的目光和陶醉之情,讓他們感受到中華傳統音樂和傳統文化的魅力,我覺得無比自豪?!?/span>
在馬來西亞“播撒音樂種子”??推廣中國民樂
中國文化“走出去”承擔的不僅僅是向世界推介中國文化的責任,還擔當著促進中華文化復興的偉大使命。這一過程既離不開官方力量的推動,也離不開千千萬萬藝術家的力量。蔣靜風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更好地將中華傳統民樂推向世界。
2001年,他應邀前往馬來西亞沙撈越州的第二大城市美里市,受聘為美里市培民中學華樂團(即國內俗稱的“民樂團”)的指導教師,擔任華樂團的音樂總監、指揮兼二胡教授,同時致力于帶動美里市的華樂發展。美里市培民中學在當地華人圈中頗有名氣,而能夠前往這所學校擔任華樂團的指導老師,也與蔣靜風希望將中華民樂發揚光大、遠播海外的想法不謀而合。
在培民中學為蔣靜風舉行了歡迎晚宴上,當時的校長鄭寶維曾表示:“蔣靜風老師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華樂大師,希望他會習慣美里的生活,并為帶動培民中學及美里的華樂作出貢獻?!?/span>蔣靜風在學校的工作沒有令校方失望。雖然培民中學華樂隊是由學生組成的業余樂隊,可蔣靜風依然一直秉承著高要求、高水準,按照專業的方式訓練學生,嚴格教導、耐心講解,讓學生們了解到每一件樂器的來源和歷史,要求學生們按時按量進行課后練習。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蔣靜風曾說:“學習音樂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要有堅強的毅力和恒心,方能成功?!?/span>
2003年1月 蔣靜風在西亞美里市電子圖書館演出
在馬來西亞培民中學的日子里,蔣靜風指導當地學校、推動華樂團發展的故事和場景也頻繁登上當地的華文報紙。在華樂團音樂總監蔣靜風老師的諄諄教導及團員們的刻苦學習下,華樂團進步明顯,嘗試演奏來自各國不同曲風的樂曲,不僅多次舉辦音樂欣賞會,還受邀參加沙巴文化節500人華樂演奏會《風下響宴》。隨著時間的推移,蔣靜風用自己高超的音樂造詣征服了越來越多的觀眾,讓培民中學華樂團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獲得了美里市各界人士的支持與好評。
回望蔣靜風在馬來西亞美里市的美好時光,他不僅帶領學生們組織舉辦各種華樂欣賞會、義演,還開設了3個特別班,供校外人士參與學習,包括小學生、中學生以及成人班,吸引了不少熱愛華樂、對華樂感興趣的男女老少參加,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音樂在當地的傳播和發展,甚至在東南亞持續掀起了一股華樂之風。
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僅僅屬于這個民族,更是屬于整個世界。蔣靜風通過種種方式持續將傳統的中華文化遠播海外,就像播撒一粒粒種子一樣,讓中華民族音樂傳得更遠、更廣,讓更多人能夠感受到中華傳統音樂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正是有像蔣靜風這樣的藝術家在不斷努力,如今民間和普通民眾也在對外文化交往中發揮著越來越突出的作用,民間文化交流已經成為我國對外文化交流的半壁江山,日漸成為我國文化“走出去”的一支重要的生力軍。
潛心專研音樂創作 多部作品榮獲獎項
蔣靜風除了主攻二胡,在音樂創作方面也頗有建樹。從學生時代起,他就對音樂創作有濃厚的興趣。因此,在器樂演奏之余,蔣靜風經常向專家請教學習作曲和各種技法,并逐步涉及音樂創作。
1989年初,當時北京歌舞團負責創作的副團長畢耀中先生找到蔣靜風,提出希望他能參加大型清宮樂舞《盛世行》的音樂創作。收到消息后,蔣靜風十分欣喜,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在不脫離自身樂隊的情況下,蔣靜風開始了自己的創作生涯。
《盛世行》的音樂創作由張鷹、徐昌俊和蔣靜風共同完成,整個作品的音樂創作部分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虛到實、從片段到整場、從譜面到音樂錄制的過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作品一點點立起來,逐步完成創作,并順利進行排練、演出。其中,由舞蹈編導張松年先生與蔣靜風合作完成的《盛世行》第二場《星祭》,受到了現場觀眾和專家們的一致好評,成為演出場次最多、獲獎次數多的一場,并獲得了當時第三屆舞蹈比賽專業組音樂創作獎,以及北京市文化局、文聯頒發的新創作劇目作曲獎。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眰ゴ蟮淖髌吠瑯邮冀K追求精益求精,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而蔣靜風當年在創排《盛世行》的過程中,一個小小的舉動也被傳為佳話:當時,在《盛世行》的第四場《演樂》中,為了盡量還原展示清宮失傳特色樂器的原貌,蔣靜風特地翻閱了海量資料,還專門跑去樂器廠,找老師傅們仿制出了清朝宮廷的三個樂器,分別是“匙琴”“雙清”“提琴”。樂隊里的演奏家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將作品演繹得精彩絕倫。在上級領導的支持和全體創編人員及演職人員的共同奮斗努力下,大型樂舞《盛世行》成功推出并展演,還榮獲新劇目創作“文華獎”,以及北京市“首都精神文明獎”。
20世紀90年代末,蔣靜風被調入北京歌舞團藝術室專注音樂創作。這些年來,蔣靜風創作了大量的器樂、聲樂作品,如《鄉歸》,高胡、古箏、揚琴三重奏《思鄉曲》,歌曲《月》《綠色的背影》《父親》《致祖國》等。他的作品也收獲了不少榮耀,除了他參與創作的大型清宮樂舞《盛世行》曾經在1990年獲得“文華獎”外,器樂曲《鄉歸》榮獲新中國成立35周年音樂創作二等獎、三重奏《思鄉曲》榮獲新中國成立40周年音樂作品優秀獎、歌曲《父親》榮獲新中國成立50周年中國原創歌曲北京十大金曲獎等。
退休后,在2003年,蔣靜風還與陶正合作創作了體現親情的作品《一家人》。此外,蔣靜風還持續創作了許多行業歌曲,包括為依波表創作曲目。演奏和作曲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別,蔣靜風表示,演奏就是要勤學苦練,把曲子練習得精而又精。而作曲是要持續向前走的,是從一張白紙變成一個完整作品的過程,非常講究形象思維,要考慮到各種因素,包括舞臺形象、場景布置、故事情節等,所以作曲家要涉獵廣泛,多聽、多看、多積累、多學習,還要有靈感這樣才能寫出作品來。
二胡與作曲,早已與蔣靜風的藝術人生完美地融為一體。一旦拿起二胡,蔣靜風整個人就會切換到另一個狀態,忘我地投入到演奏中,實現琴我合一,更讓聽眾深受感染。在美妙的旋律聲中,他徜徉于自己的音樂世界。對于古今的各種音樂曲風,他都能信手拈來,演奏過程行云流水。如今,已過古稀之年的蔣靜風依然醉心創作。蔣靜風說:“演奏和創作是我音樂藝術人生的重要部分,它使我更加熱愛生活,永葆青春?!?/span>下期,我們繼續將為大家分享燕達在住長輩蔣靜風的故事。
新聞動態
- 2024-01-23
在住長輩心中“十全十美”的燕達?。ㄕ垯M屏觀看)
- 2024-01-19
銀齡歡聚賀華誕 滿堂皆是長壽仙——2024燕達首場集體生日會
- 2024-01-18
歲寒團圓近新年 燕達情深暖人心
- 2024-01-16
參與國防建設榮立三等功 汽車老兵中年“轉戰”金融圈——記燕達在住長輩張樹發的流金歲月
- 2024-01-13
京腔京韻唱響燕達 國粹風華閃耀銀齡
- 2024-01-11
逐夢軍營酬壯志 埋頭苦練是第一 ——記燕達在住長輩張樹發的軍旅生涯
- 2024-01-10
她說:我就在燕達終老,哪兒也不去了
- 2024-01-05
參與“人民大會堂”建設 48年榮獲多項大獎——記燕達在住長輩曾應斌的建筑人生